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3

系統管理手冊

ISBN: N/A
內容目錄
簡介
1. 這本手冊的變更
2. 文件的慣用詞
3. 敬請期待
3.1. 我們需要您的寶貴意見!
4. 註冊以取得支援
I. 檔案系統
1章. ext3 檔案系統
1.1. ext3 的特色
1.2. 建立一個 ext3 檔案系統
1.3. 轉換為一個 ext3 檔案系統
1.4. 還原到 ext2 檔案系統
2章. Swap 空間
2.1. 什麼是 Swap 空間?
2.2. 增加 Swap 空間
2.3. 移除 Swap 空間
2.4. 移動 Swap 空間
3章. 磁碟陣列(RAID)
3.1. 什麼是 RAID?
3.2. 誰該使用 RAID 呢?
3.3. 硬體 RAID VS. 軟體 RAID
3.4. RAID 等級與線性支援
4章. 邏輯磁區管理員(LVM)
4.1. 何謂 LVM?
4.2. 額外的資源
5章. 管理磁碟儲存空間
5.1. 檢視磁碟分割區表
5.2. 建立一個分割區
5.3. 移除一個分割區
5.4. 重新調整分割區的大小
6章. 實作磁碟配額
6.1. 設定磁碟配額
6.2. 管理磁碟配額
6.3. 其他的資源
7章. 使用者定義的裝置名稱
7.1. 設定 devlabel
7.2. 它是如何運作的
7.3. 其他的資源
8章. 存取控制清單(ACLs)
8.1. 掛載檔案系統
8.2. 設定存取的 ACLs
8.3. 設定預設的 ACLs
8.4. 擷取 ACLs
8.5. 使用 ACLs 歸檔檔案系統
8.6. 與較舊系統的相容性
8.7. 其他的資源
II. 安裝相關的資訊
9章. Kickstart 安裝
9.1. 到底什麼是 Kickstart 安裝啊?
9.2. 該如何執行一個 Kickstart 安裝?
9.3. 建立 Kickstart 檔案
9.4. Kickstart 的選項
9.5. 套件選擇
9.6. 前置安裝程式碼
9.7. 後續安裝程式碼
9.8. 使 Kickstart 檔案可存取
9.9. 使安裝目錄可存取
9.10. 開始 Kickstart 安裝
10章. Kickstart 設定程式
10.1. 基本組態設定
10.2. 安裝方式
10.3. 開機管理程式選項
10.4. 分割區資訊
10.5. 網路組態設定
10.6. 認證
10.7. 防火牆組態設定
10.8. X 組態設定
10.9. 選取套件
10.10. 前置安裝程式碼
10.11. 後續安裝程式碼
10.12. 儲存檔案
11章. 基本的系統回復
11.1. 一般問題
11.2. 開機進入救援模式
11.3. 開機進入單一使用者模式
11.4. 開機進入緊急模式
12章. 軟體 RAID 設定
13章. LVM 設定
14章. PXE 網路安裝
14.1. 設定網路伺服器
14.2. PXE 開機設定
14.3. 新增 PXE 主機
14.4. 啟動 tftp 伺服器
14.5. 設定 DHCP 伺服器
14.6. 新增一個自訂的開機訊息
14.7. 執行 PXE 安裝
15章. 網路開機環境
15.1. 啟動 tftp 伺服器
15.2. 設定 DHCP 伺服器
15.3. 設定 NFS 伺服器
15.4. 完成設定網路開機環境
15.5. 新增主機
15.6. 啟動主機
III. 套件管理
16章. 使用 RPM 做套件管理
16.1. RPM 設計的宗旨
16.2. 使用 RPM
16.3. 檢查一個套件的簽章
16.4. 使用 RPM 讓您的朋友對您另眼相看
16.5. 其他的資源
17章. 套件管理工具
17.1. 安裝套件
17.2. 移除套件
18章. Red Hat Network
IV. 網路相關的設定
19章. 網路設定
19.1. 概要
19.2. 建立一個乙太網路連線
19.3. 建立一個 ISDN 連線
19.4. 建立一個數據機連線
19.5. 建立一個 xDSL 連線
19.6. 建立一個記號環狀網路連線
19.7. 建立一個 CIPE 連線
19.8. 建立一個無線網路連線
19.9. 管理 DNS 設定
19.10. 管理主機
19.11. 啟用裝置
19.12. 使用資料檔
19.13. 裝置別名
19.14. 建立一個 IPsec 連線
19.15. 儲存與回復網路設定
20章. 基本的防火牆設定
20.1. 安全等級設定工具
20.2. 啟動 iptables 服務
21章. 控制服務的存取
21.1. 執行等級
21.2. TCP 包裹程式(Wrappers)
21.3. 系統服務設定工具
21.4. ntsysv
21.5. chkconfig
21.6. 其他的資源
22章. OpenSSH
22.1. 為什麼要使用 OpenSSH?
22.2. 設定一個 OpenSSH 伺服器
22.3. 設定一部 OpenSSH 用戶端
22.4. 其他的資源
23章. 網路檔案系統 (NFS)
23.1. 為何要使用 NFS?
23.2. 掛載 NFS 檔案系統
23.3. 匯出 NFS 檔案系統
23.4. 其他的資源
24章. Samba
24.1. 為何使用 Samba?
24.2. 設定一部 Samba 伺服器
24.3. 連線到一個 Samba 共享資源
24.4. 其他的資源
25章. 動態主機設定協定 (DHCP)
25.1. 為什麼要使用 DHCP?
25.2. 設定一部 DHCP 伺服器
25.3. 設定一部 DHCP 用戶端
25.4. 其他的資源
26章. Apache HTTP 伺服器 設定
26.1. 基本的設定
26.2. 預設設定
26.3. 虛擬主機設定
26.4. 伺服器設定
26.5. 調整效能
26.6. 儲存您的設定
26.7. 其他的資源
27章. Apache HTTP 安全伺服器設定
27.1. 簡介
27.2. 關於安全性相關之套件的簡要
27.3. 關於憑證與安全的一個概要
27.4. 使用之前已有的金鑰與憑證
27.5. 憑證的種類
27.6. 產生一把金鑰
27.7. 產生一個憑證要求以傳送給一個 CA
27.8. 建立一個自我簽署的憑證
27.9. 測試憑證
27.10. 存取伺服器
27.11. 其他的資源
28章. BIND 組態設定
28.1. 新增一個正解主網域
28.2. 新增一個反解主網域
28.3. 新增一個次網域
29章. 認證設定
29.1. 使用者資訊
29.2. 認證
29.3. 命令列版本
V. 系統組態設定
30章. 主控台存取
30.1. 停用透過 [Ctrl]-[Alt]-[Del] 組合鍵進行關機
30.2. 停用主控台中的程式存取
30.3. 停用所有的主控台存取
30.4. 定義主控台
30.5. 使檔案可經由主控台存取
30.6. 啟用其他應用程式的主控台存取
30.7. floppy 群組
31章. 日期與時間設定
31.1. 日期/時間的內容
31.2. 時區設定
32章. 鍵盤設定
33章. 設定滑鼠
34章. X 視窗系統設定
34.1. 顯示設定
34.2. 進階設定
35章. 使用者與群組設定
35.1. 新增一個使用者
35.2. 修改使用者內容
35.3. 新增一個群組
35.4. 修改群組內容
35.5. 命令列設定
35.6. 設定過程的解釋
35.7. 其他的資訊
36章. 印表機設定
36.1. 新增一部本機印表機
36.2. 新增一部 IPP 印表機
36.3. 新增一個遠端的 UNIX (LPD) 印表機
36.4. 新增一部 Samba (SMB) 印表機
36.5. 新增一部 Novell NetWare (NCP) 印表機
36.6. 新增一部 JetDirect 印表機
36.7. 選取印表機型號以完成設定
36.8. 列印測試頁
36.9. 修改既有的印表機
36.10. 儲存設定檔案
36.11. 命令列的設定
36.12. 管理列印工作
36.13. 分享一部印表機
36.14. 其他的資源
37章. 自動工作排程管理
37.1. Cron
37.2. At 與 Batch
37.3. 其他的資源
38章. 紀錄檔案
38.1. 尋找紀錄檔案
38.2. 檢視紀錄檔案
38.3. 新增紀錄檔案
38.4. 檢查紀錄檔案
39章. 升級核心
39.1. 核心套件的概要
39.2. 準備進行升級
39.3. 下載欲升級的核心
39.4. 執行核心升級
39.5. 校驗初始的虛擬磁碟映像檔
39.6. 校驗開機管理程式
40章. 核心模組
40.1. 核心模組工具程式
40.2. 其他的資源
41章. 郵件傳送代理(MTA)的設定
VI. 系統監控
42章. 收集系統資訊
42.1. 系統程序
42.2. 記憶體用量
42.3. 檔案系統
42.4. 硬體
42.5. 其他的資源
43章. OProfile
43.1. 工具的概要
43.2. 設定 OProfile
43.3. 啟動與停止 OProfile
43.4. 儲存資料
43.5. 分析資料
43.6. 了解 /dev/profile/
43.7. 用量範例
43.8. 圖形介面
43.9. 額外的資源
VII. 附錄
A. 建立一個自訂的核心
A.1. 準備建立
A.2. 建立核心
A.3. 其他的資源
索引
版本記錄